[2]如醉后入房,或汗出不知避忌当风,则邪客于肌肤,伤其内体矣。[1]经之三曰:鍉针者,取法于黍粟之锐,长三寸半。
内服补筋丸,外贴万灵膏,灸熨止痛散。[3]照海穴,主治夜发□证,及消渴大便闭。
[30]从上星至前发际,神庭穴也。注:[1]□嘻俞穴,主治久疟。
黑砂、发、虱三瘤,外治皆同粉瘤之法,其口方收。[2]出于大指者,谓出于大指少商穴也,本经之络。
<2>宜内服正骨紫金丹,外用灸熨,如囟骨伤法。疥虽有余之证,而体虚之人亦生,以便秘为实,便利为虚。
四十五穴足阳明,承泣四白巨□经,地仓大迎登颊车,下关头维对人迎,水突气舍连缺盆,气户库房屋翳寻,膺窗乳中下乳根,不容承满出梁门,关门太乙滑肉起,天枢外陵大巨里,水道归来达气街,髀关伏兔走阴市,梁丘犊鼻足三里,上巨虚连条口底,下巨虚下有丰隆,解溪冲阳陷谷同,内庭厉兑阳明穴,大指次指之端终。 若毒入腹,呕吐腹胀,神昏,脉躁,俱为逆证。